CIK療程可保健說法含糊 血液專家指有感染風險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8/24 17:14

最後更新: 2017/08/24 17:14

分享:

分享:

專家證人梁憲孫。(經濟日報記者攝)

茶餐廳女東主疑於DR醫學美容集團接受CIK療程後死亡,集團董事兼擁有人周向榮(62歲)、技術員陳冠忠(32歲)及註冊女醫生麥允齡(35歲)否認誤殺罪,案件今續審。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、養和醫院血液科中心主仼梁憲孫以專家證人身分作供指,認為CIK療程用作保健說法含糊,而指CIK療程可提高癌症人士免疫力亦太含糊,梁供稱對於健康人士亦沒有這個作用。梁又指若對健康人士進行抽取血液及回輸程序,必須確保安全及零風險,因涉及抽取及回輸,始終有潛在感染風險。

梁憲孫供稱,事發後曾應警方及衞生署要求到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有限公司(APSC)視察,主要就實驗室是否符合生產質量管理規範(GMP)作調查。梁指APSC設備符合要求,但軟件方面則未有妥存記錄實驗室進行的程序及過程。他指當時曾與APSC負責人即次被告陳冠忠交談,對方簡略提及於實驗室進行培植過程。梁指沒有任何有關實驗室進行過程的書面記錄,而梁問及陳冠忠從何學習技術時,陳表示從內地學習得來。

梁供稱從沒有就CIK療程作任何研究或訓練,他指CIK療程作為治療癌症病人仍屬實驗階段,他亦沒有從文獻得悉療程可用於健康人士,亦不知道療程於台灣、韓國、日本及內地普及。

梁強調CIK療程若作保健用,亦須確保對病人無害及須證明有裨益,由於療程涉及抽取及回輸血液,梁指始終有潛在感染風險,而任何涉及人體血液的療程均屬醫學療程。梁續指若任何健康人士進行CIK療程,更須嚴格確保安全,他認為若癌症人士願意接受具合理風險療程,梁表示可以接受,相反若健康人士接受療程,須更加謹慎。